股票配资_期货配资_配资平台-1号股票配资网
股票配资_期货配资_配资平台-1号股票配资网

识别什么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时间:2019-06-22 11:0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识别什么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识别什么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本报记者:股票配资jinli6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原为分析化学的专业名词,简略地说,定性分析化学是对样品中存在的化
识别什么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识别什么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本报记者:股票配资jinli6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原为分析化学的专业名词,简略地说,“定性分析化学”是对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原子团进行鉴定的化学分支;而“定量分析化学”是对样品中的一个或几个组成量或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的化学分支。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后来这种分别从性质特征和从数量关系两个不同方面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20世纪40年代前后,逐步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管理领域得到了泛应用。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者无论在涵义上,还是分析方法上都有差别;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管理工作中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时还可以相互转换。
 
 
  一、两种分析相辅相成
 
 
  仅仅分析被考察对象所包含的成分或具备的特性,属于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通常用描述性语句表达有关的分析结果。臂如,对xx市2001年的治安情况。可以作“较好”的评价;还可以作“比2000年更好”的比较性评价。显然,这样两种评价都是对xx市2001年治安情况的定性描述,而这种描述本身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再譬如,我们可以对某个人做这样的介绍:“中等个子,较胖,工作认真负责。性格比较内向……”其中包含的对外貌特征—身材的介绍,以及对个性、工作态度的介绍都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
 
 
  随着数学的发展。特别是应用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用“数量”界定并描述事物内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量化分析作为一门学科迅速发展、成熟。
 
 
  就一般意义而言,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分析一个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幼关系;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净李征、相互联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譬如,可以用“2001年xx市的犯罪率比2000年下降了5%”反映“2001年的治安情况比2000年更好”。这里的5%不是任意的猜测,而是对2000年和2001年xx市记录在案的犯罪案件作统计分析和比较的结果。由“犯罪率”的例子可见两种分析对同一间题有各自的分析标准,但是内在联系密切。
 
 
  例如:国际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衡量人体健康的十项指标和相应的标准全面概括了人体器官功能、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宜,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这个标准本身简明扼要、直观、科学、全面,普通人就能对照检查自身的健康状况,是一套定性分析的指标体系,上述任何一项指标和标准。对医生或专业人员都有进一步细化的指标和标准,这些标准也可以量化,如血色素、血压等等。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不同需要、不同对象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比较准确、清晰。定性分析比较直观,容易被大众理解,但是比较模糊。
 
 
  (2)定量分析工作量大,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定性分析多。
 
 
  (3)定性分析依赖个人(或群体)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其标准常常因人而异,往往带有主观任意性;定量分析则比较客观,较少随意性。
 
 
  (4)借助图表、曲线可以把定量分析的结果直观描述。既清晰又容易理解。
 
 
  (5)利用模糊数学、统计数学的理论或其他数学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相互转换。
 
 
  定性分析多用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需要形象描述和比较的情况。因为分析结果直观、形象、生动,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就可以理解,即使在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的人群中,也不会产生交流障碍。在需要精确地反映某些对象的数量关系时,应该用定量分析。
 
 
  事实上,具体工作中常常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着使用。
 
 
  二、定性分析结果的判断
 
 
  定性分析的最后目的是确定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其可能含有的杂质。在作最后结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及选择性
 
 
  如果反应灵敏度小,而所取原试液不多,则有的离子可能检不出。反之,采用高灵敏度的反应时,可能对欲检离子的浓度估计过高,例如,铁的含量常由于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的反应的高度灵敏性,而被估计过高。因为,当溶液中铁量极少时,反应也会给出显著的红色。反之,锶的量常被估计过低,因为用沉淀为硫酸锶法检出锶时,常常沉淀不完全。遇到这类情况,应当做对照试验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某些组分的近似含量。。
 
 
  二、反应条件的检查
 
 
  如果试液中估计可能存在的组分未能检出时,也应进行对照试验,以证实反应条件(试剂的效力溶液的p且值、过量试剂的存在、干扰性离子的掩蔽等)的可靠性。当对照试验给予正结果时才能说,某组分不存在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应指出,由于共沉淀作用或是不正确地进行分析程序,也可能丢失某些离子,特别是它们的含量小时。另外,进行分离用的试剂不纯时,也可能使一些小组分丢失,例如,用(NH4)2S+NH4OH沉淀硫化铵组阳离子时,往往由于试剂中含有CO32-离子或SO42-离子,而使小量碳酸铵组阳离子丢失。
 
 
  三、试剂纯度的检查
 
 
  当分析结果显示某种组分含量很少,从而对试剂的纯度产生怀疑时,应做空白试验,以检査所用试剂是否含有该组分作为杂质存在,或存在有产生相似反应的其他杂质。例如,NaO中常含有杂质Na2SiO3和Naalo2。有时试剂中所含杂质少到做空自试验不能得到正结果的情况,但是在系统分析中,由于杂质不断积累,在最后鉴定某一组分时,却可能出现不十分明显的正结果。这种情况应当予以估计,特别是像Fe3+、Na+、Cl-等具有普遍性的杂质。
 
 
  四、溶解度知识的利用
 
 
  检出了某些阳离子,有时可以预知某些阴离子不存在。例如,在澄清的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检出了Ba2+和Ag'离子,则可以预先知道C1、Br、I和SO等不存在。因为它们存在的话,就会形成卤化银和硫酸钡沉淀。
 
 
  五、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知识的利用
 
 
  当判断某一分析结果时,由于物质的氧化或还原作用,可能有价态的改变。还应考虑到,分析结果中如出现强氧化剂,就一定不会有还原剂;如果出现强还原剂,就一定不会有氧化剂,因为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表8-9]。
 
 
  六、物质的“相组成”的确定
 
 
  在鉴定了样品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后,应当尽可能给出关于该试样是什么物质的结论。例如,在确定了试样中含有Ca2+和CO32-离子及少量Fe2+和Mn2+离子之后,可以断定它是碳酸钙,并含有少量杂质碳酸铁和碳酸锰。
 
 
  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根据定性化学分析还不能解答试样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配合成何种化合物的问题。例如:检出了Ba2+,Ca2+、Cl-和NO3-。它们可能是BaCl2和Ca(NO3)2,也可能是Ba(NO3)2和CaCl2。只有借助于定量分析或物理分析法,才能得到解决。
 
 
  利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例如,酒精、二硫化碳、醚、水、稀酸等)中的溶解度不同,时常可能将混合物按其成分分开,然后再进行分析。例如,CaCl2和Ca(NO3)2能溶于酒精,而Ba(NO3)2和BaCl2则否。但应指出,由于溶解度的差异,盐类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完全可能的。
 
 
  又如,S、SiO2、NaC1和CaCO3的混合物,可按下面步骤分开:
 
 
  S、Sio2、Nac1、CaCO3→水→{S、Sio2、CaCO3(不溶)Na+、C1-→稀HC1→{S、Sio2(不溶)→CS2→Sio(不溶)
 
 
  {Ca2+、C1-(溶)CO2↑
 
 
  观察固体物质用水润湿时的变化,有时也可给出关于物质组成的某些判断。例如,有的化合物并不是原来存在于试样中,而是在用水处理时由于水解或两种盐化合所成的。用水润湿粉末时,有时发生颜色的变化(或形状的变化),也可用来指示某种化合物的存在。
 
 
  不同元素可能配合成数目很多的物质。为了正确判断分析结果,首先应很好地了解元素和由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另外,预先用显徽镜进行观察,对于给出关于物质组成的正确结论,也有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1号股票配资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股票入门